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見侮不辱

爲“救民之鬥”,尹文、宋牼倡“見侮不辱”,是尹文、宋牼一派之重要標語。所以《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皆沿用此四字。荀子《正論篇》駁見侮不辱,使人不鬥之說,以爲人見侮而鬥,乃由於惡見侮,不必由於以見侮爲辱。所以雖信見侮非辱,但因不喜見侮,所以仍鬥。此駁甚有力;但宋子“見侮不辱”之言,並非全無理由。因“惡”或只是個人心中不喜,但“辱”則有關所謂面子問題。許多人不是因爲實際所受之不快而與人爭鬥,而是因爲要保全面子去爭氣,所以宣傳“見侮不辱”,總可算是救民之鬥手段之一種。且尹文、宋牼,所說“心之容”之義,似亦可爲荀子此駁之答复。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頁117。

“見侮不辱”或以“心之容”化“惡見侮”,是欲不以侮爲侮邪?何以受之?何以距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