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風氣一篇文章字數不多,下邊的注一大排;這是學校考學位的寫法,也是八股。譬如我是先生,今天出個題目叫你們寫文章,我要知道你究竟看了多少書。現在的師生關係和從前的不同,先生沒有工夫和你詳細談論,只要翻翻你的論文,可以知道你看過甚麽書。不是只給先生以個人看,還有兩、三位審查的先生都要看。這種寫文章的方法,是方便看的人,這個看的人是考你、審查你論文的人,而不是方便將來讀你書的人。這叫八股。
——錢穆:《經學大要》,頁525。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如斯謂史學衰的時代?
老莊、佛家的子學盛了,他們的思想比較出世,不看重現實社會人生,他們是一種出世主義,於是史學在這個時代要衰了,所以唐朝人的史學是衰的,唐朝人寫歷史、講歷史的人沒有幾個。
——錢穆:《經學大要》,頁364。
到了魏晉南北朝、隋唐,已不再是通經致用,治國平天下只要“通史致用”。漢朝人不肯學秦朝,唐朝就要學漢朝,這就要講史學了。
——錢穆:《經學大要》,頁370。
唐朝人的史學若是衰的,卻出了《史通》、《通典》、《貞觀政要》這幾部重要的史學名著,不亦怪哉?
——錢穆:《經學大要》,頁364。
到了魏晉南北朝、隋唐,已不再是通經致用,治國平天下只要“通史致用”。漢朝人不肯學秦朝,唐朝就要學漢朝,這就要講史學了。
——錢穆:《經學大要》,頁370。
唐朝人的史學若是衰的,卻出了《史通》、《通典》、《貞觀政要》這幾部重要的史學名著,不亦怪哉?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新知識
我當時教小學,講歷史了,拿這講法(按:五帝講法)告訴學生,結果我在學校享大名了。大家認爲我學問了不得,其實我是讀了夏曾佑的書。後來慢慢書讀多了,才知夏曾佑是一今文學家。這是一小故事,諸位讀書要讀到自己發生這樣的興趣,這才是新知識,在別人講來,是普通常識;在你講來,是新知識。但你要看重這一點,這是你做學問的生命,最寶貴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確是很開心的。
——錢穆:《經學大要》,頁122。
最近讀錢穆書愈感歡喜 ,佩服他。諸位或要說,錢穆的道理非常簡單、平凡。孔子何嘗亦不如是?他們這些平凡簡單的道理或許很多人都曉得,然而有誰能像他們那樣常將這些道理放在心上,終身行之?他們實在了不起。在別人所謂“普通常識”,對你的“新知識”又有何礙?
——錢穆:《經學大要》,頁122。
最近讀錢穆書愈感歡喜 ,佩服他。諸位或要說,錢穆的道理非常簡單、平凡。孔子何嘗亦不如是?他們這些平凡簡單的道理或許很多人都曉得,然而有誰能像他們那樣常將這些道理放在心上,終身行之?他們實在了不起。在別人所謂“普通常識”,對你的“新知識”又有何礙?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古城故事
晃縣是座古城。(中略)當地百姓異常迷信。小學生仍在學習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刻有“皇帝萬歲”的牌位仍然矗立在那裡,而帝制早在二十七年前就已被推翻。
——易社強:《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頁48-49。
——易社強:《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頁48-49。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魯迅入魔
神,一權利也;撒但,亦一權利也。惟撒但之力,即生於神,神力若亡,不爲之代;上則以力抗天帝,下則以力制衆生,行之背馳,莫甚於此。顧其制衆生也,即以抗故。(中略)由是觀之,裴倫既喜拿坡侖之毀世界,亦愛華盛頓之爭自由,既心儀海賊之橫行,亦孤援希臘之獨立,壓制反抗,兼以一人矣。雖然,自由在是,人道亦在是。
——鲁迅:〈摩羅詩力說〉,《墳》,《魯迅全集》第一卷,頁80-81。
——鲁迅:〈摩羅詩力說〉,《墳》,《魯迅全集》第一卷,頁80-81。
裴倫善抗,性又率真,夫自不可以默矣,故托凱因而言曰,惡魔者,說真理者也。
——魯迅:〈摩羅詩力說〉,《墳》,《魯迅全集》第一卷,頁84。
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文化高於種
對於中國人來說,本質在於文化,而不在於“種”。接受了中國文化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中國人。沒有接受中國文化的人,哪怕他是漢種,具有純正的中國血統,也不能稱爲真正的中國人。而中國文化,其中一個最爲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傳統文化。不懂得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珍惜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是“數典忘祖”,也是一個不合格的中國人。
——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頁6。
——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頁6。
大師中的遺民
普遍被認爲是最具“科學心靈”與原創性的上古史家王國維,政治上效忠清廷,文化上則是極度守舊。重要的中古史家陳寅恪,政治上與文化上皆爲保守主義者,終其一生未嘗以白話文寫作。他還直率地承認,自先秦以降,中國不只在科學,即使連哲學與藝術亦不如西方。中國佛學史權威湯用彤,實際上是《學衡》的撰稿人,而且,一如陳寅恪,始終使用文言文作爲他的寫作問題。不用說,他們三人都不同情狹義與廣義的五四運動。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頁289-290。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頁289-290。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閱讀就是生活
重要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要有一種共同的瞭解——做人不僅是要有一職業,讀書生活也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訓練。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頁15。
做人應至少有一職業,不論是爲了賺錢或爲社會作出貢獻等理由,然不能以之爲人生唯一目的。讀書生活誠然是一種職業訓練,然不能以之爲讀書唯一意義。大將書行的口號不錯,“閱讀就是生活”。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頁15。
做人應至少有一職業,不論是爲了賺錢或爲社會作出貢獻等理由,然不能以之爲人生唯一目的。讀書生活誠然是一種職業訓練,然不能以之爲讀書唯一意義。大將書行的口號不錯,“閱讀就是生活”。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我思故我在
蒙台捏、笛卡兒、培爾等都以懷疑精神聞名於世。特別是笛卡兒,他建立了“我思故我在”的理性懷疑論的認識論,把人的理性作爲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除了思維理性的實在性意外,其他的一切存在,包括宗教神學所說的上帝,都是可以懷疑的。
……
懷疑主義是近代中國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戊戌變法時期,嚴復在介紹英國經驗主義認識論的同時,在其譯作《天演論》的按語中對笛卡兒及其懷疑論哲學作了細緻的介紹,并分析了經驗主義懷疑論對於批判宗教迷信和形而上學,推動近代科學和知識發展的重要作用。
——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增訂版),頁59-60。
……
懷疑主義是近代中國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戊戌變法時期,嚴復在介紹英國經驗主義認識論的同時,在其譯作《天演論》的按語中對笛卡兒及其懷疑論哲學作了細緻的介紹,并分析了經驗主義懷疑論對於批判宗教迷信和形而上學,推動近代科學和知識發展的重要作用。
——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增訂版),頁59-60。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知先於行的困境
這裡我們踫到一個幾乎是無法解決的思想難題:科學方法要求我們不武斷,對於尚未研究清楚的問題不能隨便提出解決的方案,當然更不能盲目的行動。但是從個人到社會,隨時隨地都有許多急迫的實際問題需要當下即作決定。這些問題往往都不是事先能夠預見的,更沒有時間等待科學方法來個別地解決。生活既不能靜止不動,那麽這些決定便只有參照以往的經驗做抉擇了。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序〉,《重尋胡适歷程——胡适生平與思想再認識》,頁235。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序〉,《重尋胡适歷程——胡适生平與思想再認識》,頁235。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胡適北返的抱負
我縱覽《日記》,可以大致斷定,他(按:胡適)北返的最初抱負似乎主要包括下面三個方向:一、改革北大,以帶動全國大學的現代化;二、通過中基會的編譯計畫,大量翻譯西方的名著;三、努力發展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研究,最後能將“漢學”(Sinology)的中心從日本京都或法國巴黎移到中國,特別是當時的北平。
——余英時:〈從日記看胡適的一生〉,《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頁36。
——余英時:〈從日記看胡適的一生〉,《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頁36。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梁文道談面子書與推特
比如說今天我批評某個東西很混帳,你 like,他也 like。他看到我這樣寫,自己寫一個更激進的,你很 like,他也很 like。你發現我們都寫那麼激進的,你寫一個更激進的。最初先是說這個人很可疑,最後罵他是一個王八蛋、王八蛋孫子,就會越搞越激進。大家的想法是趨同的,這是我討厭面子書的理由。
……
面子書一定要先做我的朋友,推特一定要先追隨我,你才看得到我,所以這是一個圈子。習慣在這種圈子發表意見的人,他們久而久之會以爲自己是在做一個公開、公共的討論。……他們總會覺得他們自己寫了甚麼重要的東西,可是外面的人怎麼看不到呢?
……
玩推特的人玩慣了之後,會覺得上午的新聞,他開始感覺到是上禮拜的新聞。上午的新聞如果你的追隨者夠多,一下子就被淹沒了,一下子就幾百條訊息,你就再也看不到,再也不會關注了。另外,你在推特上問問題,反應是即時的,看到有人這麼寫,即時給一個反應他。你會覺得你不反應,你好像不存在一樣。
……
平常我們寫作是有時間跟空間,去把這個東西停一下、靜一下、過濾一下、沉澱一下,再去整理自己的想法,但推特取消了這個距離感跟空間。
——梁文道,《亞洲眼》2010年10月號
……
面子書一定要先做我的朋友,推特一定要先追隨我,你才看得到我,所以這是一個圈子。習慣在這種圈子發表意見的人,他們久而久之會以爲自己是在做一個公開、公共的討論。……他們總會覺得他們自己寫了甚麼重要的東西,可是外面的人怎麼看不到呢?
……
玩推特的人玩慣了之後,會覺得上午的新聞,他開始感覺到是上禮拜的新聞。上午的新聞如果你的追隨者夠多,一下子就被淹沒了,一下子就幾百條訊息,你就再也看不到,再也不會關注了。另外,你在推特上問問題,反應是即時的,看到有人這麼寫,即時給一個反應他。你會覺得你不反應,你好像不存在一樣。
……
平常我們寫作是有時間跟空間,去把這個東西停一下、靜一下、過濾一下、沉澱一下,再去整理自己的想法,但推特取消了這個距離感跟空間。
——梁文道,《亞洲眼》2010年10月號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撇開門戶之見
宋代以後,這個“太極圖”成了中國宇宙觀念的象徵,但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評,其中最嚴厲的批評來自儒家學者自身。他們認爲,“太極圖”出身不正,是竊取了道教的説法,是由宋初道士陳摶首先提出來的,所以它不能作爲儒家宇宙觀念的象徵。其實這種見解只是一種固步自封的門戶之見。就算它是道家的東西又怎麽樣呢?道家不也是中國古代思想世界的組成部分嗎?道家可以從被冊封爲儒家經典的《周易》裏吸取營養撰成《周易參同契》之類的著作,儒家爲什麽不可以從道家那裏吸取有用的東西建構自己的宇宙圖式?
——葛兆光:〈周易:占筮與哲理〉,《中國經典十種》,頁38。
——葛兆光:〈周易:占筮與哲理〉,《中國經典十種》,頁38。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罵儒的背後
胡適是另一位五四運動的知識分子領袖,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稍有不同的例證。在提出“打倒孔家店”這個全國皆知的反儒戰役口號的事上,他比其他人負有更大的責任。但是,做爲一個溫和的自由主義者,他似乎從一開始就發現不應該把做爲國家意識形態的儒學和他稱之爲“人文和理性的中國”的核心的儒家價值觀混淆起來。特別有意思的是,在他的許多英文著作裡,他常常把儒學和西方自由主義作對比。當然,胡適在智識上很圓通,他不會宣稱中國古代已獨自發現了民主的概念。但是,他也清楚地提出,某些儒家觀念和體系可以給中國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使立憲民主成功地建立起來。在〈中國傳統的自然法〉(一九五三年)中,他進一步提出儒家經典和新儒家關於“理”的概念,都或多或少類似於西方的“自然法”,“常常在歷史中成爲人們抗爭不公和踐踏人權的鬥爭武器。”與此相反,他很少在他的中文著作中讚美儒學,至少不那麼明顯和清晰,這也許是因爲害怕他的同胞過分自滿以致不想爲中國的現代化而鬥爭吧。
——余英時:〈民主概念和現代中國菁英文化的式微〉,《人文與民主》,頁123。
胡適和魯迅都是五四典型的象徵。中國中“呆儒”的毒太深,因此五四分子不得不反儒。這在當時的中國是必須的,只是五四運動未能完成破而後立的工作,以致後來中國只懂得文化革命,不懂文化建設。五四分子必須受到批評,這是爲了以後在文化改革問題上處理得更成熟。“整理國故”、“建立中國文化史”這些未完成的工作,仍需我們後輩去努力。
——余英時:〈民主概念和現代中國菁英文化的式微〉,《人文與民主》,頁123。
胡適和魯迅都是五四典型的象徵。中國中“呆儒”的毒太深,因此五四分子不得不反儒。這在當時的中國是必須的,只是五四運動未能完成破而後立的工作,以致後來中國只懂得文化革命,不懂文化建設。五四分子必須受到批評,這是爲了以後在文化改革問題上處理得更成熟。“整理國故”、“建立中國文化史”這些未完成的工作,仍需我們後輩去努力。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打倒聖人
我很喜歡魯迅早期的作品,那些文字都是詛咒黑暗的,但含有一種深沈的力量。我想這也許因爲它們所體現的是一種“無我之境”,借用王國維的話說。魯迅“有我之境”的作品都不是我所能欣賞或瞭解的。一類是出於個人恩怨而刻毒咒駡的文字,如罵章士釗、罵“正人君子”陳源教授、罵梁實秋等。魯迅在這裡顯出了睚眦必報的面目,不是使人畏懼,而是使人厭鄙。而且他毫無認錯的勇氣。例如梁實秋用“褒貶”這個動詞,他卻譏笑梁實秋,又褒又貶,根本不通。後來雖經梁實秋指出這是北平土語,他卻裝作未見,置之不理。即使他不懂北平話,難道太炎門下連複詞偏用也不知道嗎?另一類更可怕,那是他自居左翼大宗師的文字。他罵徐懋庸、罵“四條漢子”之類本屬狗咬狗的東西,是非曲直外人無從判斷。不過我讀了總不免要聯想到假洋鬼子不許阿Q革命的故事。魯迅自己也經常扮演假洋鬼子的角色。有一群所謂“托派”的青年相信他正直無私,曾寫信求他主持一點公道,他的回信冷酷殘忍到簡直令人難以想像。這真正是他說的“痛打落水狗”。《新月》雜誌因爲批評國民黨而遭到麻煩,他不但沒有表示任何一點聲援和同情,反而冷嘲熱諷,意思是這些軟骨頭的小資產階級也配反抗嗎?
魯迅早年的骨頭是很硬的,但不知怎的,晚年緊跟黨的路線以後,頗有點欺善怕惡的氣息。在三〇年代他罵的對象都是比較安全的,最奇怪的是他罵日本卻罵得很少,至少不成比例。也像阿Q一樣,他只摸小尼姑的臉,連小D也不大敢惹。從作品看,似乎有兩個不同的魯迅,到底哪一個是真呢?還是魯迅也會變呢?
最難解的還是魯迅死後忽然變成了偉大的思想家。最初魯迅眼中的中國無論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一團黑暗,除非讀外國書,變成了外國,中國將沒有光明的一天。最後他終於在蘇聯那裡看到了光明。難道這就是他成爲偉大的思想家的所在麼?他“痛打落水狗”和“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思想確有了偉大的傳人,這當然也是他贏得這個稱號的另一根據。在我看來,魯迅是二十世紀中國否定意識的化身,思想云乎哉!
……
魯迅幸而死得早,變成了“革命聖人”;周作人不幸而活得太長,竟應驗了他所引的“壽則多辱”那句古語。他們兩兄弟都精明得很,並不是沒有看到“身後是非”的問題。但是“如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這也是命運對於個人的作弄。總之,周氏兄弟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必然占很高的位置,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後人若懷著什麼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把他們捧得太高(魯迅)或貶得太低(周作人),恐怕都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余英時:〈談魯迅與周作人〉,《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頁84-87。
魯迅早年的骨頭是很硬的,但不知怎的,晚年緊跟黨的路線以後,頗有點欺善怕惡的氣息。在三〇年代他罵的對象都是比較安全的,最奇怪的是他罵日本卻罵得很少,至少不成比例。也像阿Q一樣,他只摸小尼姑的臉,連小D也不大敢惹。從作品看,似乎有兩個不同的魯迅,到底哪一個是真呢?還是魯迅也會變呢?
最難解的還是魯迅死後忽然變成了偉大的思想家。最初魯迅眼中的中國無論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一團黑暗,除非讀外國書,變成了外國,中國將沒有光明的一天。最後他終於在蘇聯那裡看到了光明。難道這就是他成爲偉大的思想家的所在麼?他“痛打落水狗”和“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思想確有了偉大的傳人,這當然也是他贏得這個稱號的另一根據。在我看來,魯迅是二十世紀中國否定意識的化身,思想云乎哉!
……
魯迅幸而死得早,變成了“革命聖人”;周作人不幸而活得太長,竟應驗了他所引的“壽則多辱”那句古語。他們兩兄弟都精明得很,並不是沒有看到“身後是非”的問題。但是“如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這也是命運對於個人的作弄。總之,周氏兄弟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必然占很高的位置,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後人若懷著什麼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把他們捧得太高(魯迅)或貶得太低(周作人),恐怕都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余英時:〈談魯迅與周作人〉,《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頁84-87。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對魯迅不滿?
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出,南高在廣義的新文化運動中,也發生過很重要的作用。《學衡》一出來以後就被魯迅痛罵,魯迅在中國大陸就是聖人,他說你好,那就上天,他說你壞,那就下地獄了。所以,《學衡》這一批人在整個毛澤東時代是完全翻不了身的,個個打到十八層地獄。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余英時院士“余紀忠講座”演講全文〉,《人文與民主》,頁97-98。
我們更要嚴肅地對待自己的古典傳統,並消化這個偉大的傳統,以期收推陳出新之效。……“五四”時代的中國學人雖然激烈地要推倒中國傳統,他們自己卻正是從古典研究中翻出來的。
——余英時:〈民主與文化重建〉,《人文與民主》,頁113。
魯迅的古典功力深,又以爲因此自己思想有“鬼”,所以要青年少讀或竟不讀中國書。而余英時在《人文與民主》常爲中國傳統/文化辯護,敘述過程似處處批判魯迅。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余英時院士“余紀忠講座”演講全文〉,《人文與民主》,頁97-98。
我們更要嚴肅地對待自己的古典傳統,並消化這個偉大的傳統,以期收推陳出新之效。……“五四”時代的中國學人雖然激烈地要推倒中國傳統,他們自己卻正是從古典研究中翻出來的。
——余英時:〈民主與文化重建〉,《人文與民主》,頁113。
魯迅的古典功力深,又以爲因此自己思想有“鬼”,所以要青年少讀或竟不讀中國書。而余英時在《人文與民主》常爲中國傳統/文化辯護,敘述過程似處處批判魯迅。
民主之“量”與“質”
我認爲民主不只是“量”(quantity)的問題,一人一票、一百票就勝過九十九票之類的,那就是太粗淺。民主有“質”(quality)的問題,就是領導社會、政府各階層的領袖,必須要有高度人文修養,否則不配做民主時代的領袖。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余英時院士“余紀忠講座”演講全文〉,《人文與民主》,頁93。
若沒有很好的文化修養,僅僅操縱選票的數量,那麼民主就變成暴民政治,不是好東西。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余英時院士“余紀忠講座”演講全文〉,《人文與民主》,頁94。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余英時院士“余紀忠講座”演講全文〉,《人文與民主》,頁93。
若沒有很好的文化修養,僅僅操縱選票的數量,那麼民主就變成暴民政治,不是好東西。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余英時院士“余紀忠講座”演講全文〉,《人文與民主》,頁94。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進步不棄舊
今天我們有一個欠正確的觀念,認爲進步便是不要舊的了。不曉得進步是增有了新的,而在此新的中間還是包容著舊的。這才是進步,而不是改造。改造未必是進步。進步必是由舊的中間再增加上新的,新的中間依然保留著舊的,那麼這個新的當然比舊的是進步了。
——錢穆:〈史記(下)〉,《中國史學名著》,頁83。
日本是亞洲現代化最成功的地方,也正是由於它沒有發生暴力革命。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由日本傳入,而非直接由歐洲、俄國傳入。日本有了馬列主義以後,並不照單全收,他們喊著要“脫亞入歐”,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全盤西化”,但他們仍然保存了自己的種種傳統並能夠自由選擇,沒有暴力革命,就能夠如此,香港、臺灣也是。
——余英時:〈臺灣人文研究之展望〉,《人文與民主》,頁68。
——錢穆:〈史記(下)〉,《中國史學名著》,頁83。
日本是亞洲現代化最成功的地方,也正是由於它沒有發生暴力革命。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由日本傳入,而非直接由歐洲、俄國傳入。日本有了馬列主義以後,並不照單全收,他們喊著要“脫亞入歐”,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全盤西化”,但他們仍然保存了自己的種種傳統並能夠自由選擇,沒有暴力革命,就能夠如此,香港、臺灣也是。
——余英時:〈臺灣人文研究之展望〉,《人文與民主》,頁68。
翻書
今天大家讀白話文,在學術上夠標準的著作不多,大家只是隨便翻,不懂得用心,都是一目十行地看過去,我們稱之曰“翻書”,又或說“查書”,所查又稱是參考書,沒有說“讀書”,這樣總不行。
——錢穆:〈史記(中)〉,《中國史學名著》,頁73。
——錢穆:〈史記(中)〉,《中國史學名著》,頁73。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王國維自殺原因
二〇年代中國革命的時候,喊著要打倒豪強地主,到處殺人,和王國維很熟識的葉德輝被扣上反動派的帽子,在湖南被活活打死,王國維也因此一刺激而自殺。
——余英時:〈臺灣人文研究之展望〉,《人文與民主》,頁68。
——余英時:〈臺灣人文研究之展望〉,《人文與民主》,頁68。
究竟中國有沒有哲學?
因此金岳霖才認定“中國哲學”應該理解爲“在中國的哲學”(“Philosophy in China”),而不是“中國的哲學”(“Chinese Philosophy”)。正如“中國物理學”只能是“物理學在中國”,而不是“中國的物理學”(“Chinese Physics”),因爲嚴格地說,後者是根本不存在的。
——余英時:〈“國學”與中國人文研究〉,《人文與民主》,頁57。
如果說“國故研究運動”時期已經有金岳霖這樣的理解,那麼最近還能聽到“究竟中國有沒有哲學”這個問題實在是無理得很。然而畢竟是“中國哲學”這個詞彙帶有混淆性。不是看到余英時引金岳霖的說法,我也不知這個問題原來不應存在。無怪乎胡適(後期)、錢穆、葛兆光等都採用“中國思想史”之名。
——余英時:〈“國學”與中國人文研究〉,《人文與民主》,頁57。
如果說“國故研究運動”時期已經有金岳霖這樣的理解,那麼最近還能聽到“究竟中國有沒有哲學”這個問題實在是無理得很。然而畢竟是“中國哲學”這個詞彙帶有混淆性。不是看到余英時引金岳霖的說法,我也不知這個問題原來不應存在。無怪乎胡適(後期)、錢穆、葛兆光等都採用“中國思想史”之名。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羊、凶獸、魔鬼
凶獸樣的羊,羊樣的凶獸。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兇獸;但遇見比他更凶的凶獸時便現羊樣,遇見比他更弱的羊時便現凶獸樣。……但是,在黃金世界還未到來之前,人們恐怕總不免同時含有這兩種性質,只看發現時候的情形怎樣,就顯出勇敢和卑怯的大區別來。……我想,要中國得救,也不必添甚麼東西進去,只要青年們將這兩種性質的古傳用法,反過來一用就夠了:對手如凶獸時就如凶獸,對手如羊時就如羊!那麼無論甚麼魔鬼,就都只能回到他自己的地獄裡去。
——魯迅:〈忽然想到〉(七),《華蓋集》,《魯迅全集》第三冊,頁63-64。
或解“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爲以義對待君子,以利對待小人。又或謂把人趕出地球是爲霸道。而魯迅要把魔鬼趕回地獄,不知魔鬼是何所指?
——魯迅:〈忽然想到〉(七),《華蓋集》,《魯迅全集》第三冊,頁63-64。
或解“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爲以義對待君子,以利對待小人。又或謂把人趕出地球是爲霸道。而魯迅要把魔鬼趕回地獄,不知魔鬼是何所指?
教員之恥
我吸了兩支煙,眼前也光明起來,幻出飯店裡電燈的光彩,看見教育家在杯酒見謀害學生,看見殺人者於微笑後屠戮百姓,看見死屍在糞土中舞蹈,看見污穢灑滿了風籟琴,我想取作畫圖,竟不能畫成一線。我爲甚麼要做教員,連我自己也侮蔑自己起來。
——魯迅:〈“碰壁”之後〉,《華蓋集》,《魯迅全集》第三冊,頁76-77。
不知今天做教員的會有這種痛苦嗎?織芳說:“一有事故,教員也不見了,學生也慢慢躲開了;結局只剩下幾個傻子給大家做犧牲,算是收束。多少天之後,又是這樣的學校,躲開的也出來了,不見的也露臉了。”這樣局面在今天仍有跡可尋。只怕今天有些教員或是幫兇。
——魯迅:〈“碰壁”之後〉,《華蓋集》,《魯迅全集》第三冊,頁76-77。
不知今天做教員的會有這種痛苦嗎?織芳說:“一有事故,教員也不見了,學生也慢慢躲開了;結局只剩下幾個傻子給大家做犧牲,算是收束。多少天之後,又是這樣的學校,躲開的也出來了,不見的也露臉了。”這樣局面在今天仍有跡可尋。只怕今天有些教員或是幫兇。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留餘地
較好的中國書和西洋書,每本前後總有一兩張空白的副頁,上下的天地頭也很寬。而近來中國的排印的新書則大抵沒有副頁,天地頭又都很短,想要寫上一點意見或別的甚麼,也無地可容,翻開書來,滿本是密密層層的黑字;加以油臭撲鼻,使人發生一種壓迫和窘促之感,不特很少“讀書之樂”,且覺得彷彿人生已沒有“餘裕”,“不留餘地了”。……在這樣“不留餘地”空氣的圍繞裡,人們的精神大抵要被擠小的。……人們到了失去餘裕心,或不自覺地滿抱了不留餘地心時,這民族的將來恐怕就可慮。
——魯迅:〈忽然想到〉(二),《華蓋集》,《魯迅全集》第三冊,頁15-16。
——魯迅:〈忽然想到〉(二),《華蓋集》,《魯迅全集》第三冊,頁15-16。
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求放心
我佩服的是能“跑野”也能“操正步”;該“跑野”時“跑野”,該“操正步”時“操正步”。當年“跑野”時甩了一撥人,如今“操正步”還會甩下一撥人。讀書做學問也真不容易。
——陳平原《學者的人間關懷:跨世紀的文化選擇》,頁4。
——陳平原《學者的人間關懷:跨世紀的文化選擇》,頁4。
李零讀《孫子》
我是把《孫子》當兵書讀,商戰,我不講。
——李零:《唯一的規則:〈孫子〉的鬥爭哲學》,頁24。
李零說《孫子》是鬥爭的哲學,人與人鬥。《孫子》是對人類道德的挑戰。他嘲笑那些打戰還說“人道主義”的人,一邊殺一邊救,本身就是諷刺。既然如此,爲甚麼商戰他就不說了?商戰不符合鬥爭嗎?符合。可是,《孫子》是兵書,所以他只說軍事,不教你如何運用《孫子》進行其他形式的鬥爭。商人不敢標榜“商以詐立”。這個當然!這就是詐啊!李零讀《孫子》,骨子裡還是道德。
——李零:《唯一的規則:〈孫子〉的鬥爭哲學》,頁24。
李零說《孫子》是鬥爭的哲學,人與人鬥。《孫子》是對人類道德的挑戰。他嘲笑那些打戰還說“人道主義”的人,一邊殺一邊救,本身就是諷刺。既然如此,爲甚麼商戰他就不說了?商戰不符合鬥爭嗎?符合。可是,《孫子》是兵書,所以他只說軍事,不教你如何運用《孫子》進行其他形式的鬥爭。商人不敢標榜“商以詐立”。這個當然!這就是詐啊!李零讀《孫子》,骨子裡還是道德。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小心理論
所謂的“闡發研究”。這也許是中國比較文學發展過程中必有的現象。嚴格說,這種研究的結果不會理想的。因爲某一國家或另一民族文學作品的形成,必然可以找出先天或後天,內在或外在等許多因素說明。兩個國家或兩個民族間即使類型相近的文學作品進行比較時,雖然彼此之間可能找出不少因素的相同點,但一定要用那種模式套在這種作品上來作研究,其結果必然會由於相異因素的遺漏或不受重視,而發生嚴重的偏差或誤解。
——劉介民:〈比較文學研究之方向和方法〉
雖然這是針對比較文學,但是同樣也可以針對哲學思想研究。強硬套用理論,雖然成果看起來很契合,但其實是削足適履的假象。
——劉介民:〈比較文學研究之方向和方法〉
雖然這是針對比較文學,但是同樣也可以針對哲學思想研究。強硬套用理論,雖然成果看起來很契合,但其實是削足適履的假象。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黃侃之得師
是年(1907年)冬,先生將回國省親,往告章君,章當謂先生“務學莫如務求師,回顧國內,能爲君師者少,瑞安孫仲容先生尚在,君歸可往見之”。先生未即答。章君徐曰:“君如不即歸,必欲得師,如僕亦可。”先生欣然起,次日執贄往,叩頭稱弟子。自是日相追隨,所學益進。章君曰:“常言學問進展,如日行千里,今汝是一日萬里也!”
——黃焯:〈季剛先生生平及其著述〉,《量守盧學記》,頁24。
君是時病瘵已深,一日淒然謂從父曰:“余家四世傳經,不意及身而斬。”從父傷其無子,強慰之曰:“君今授業於此,勿慮無傳人。”君曰:“諸生何足以當此!”曰:“然則誰足繼君之志?”曰:“安得如吾子而受之。”從父蹶然而起曰:“願受教。”翌日往,執贄稱弟子,扶服四拜,劉君立而受之。
——黃焯〈記先從父季剛先生師事餘杭儀征兩先生事〉,《量守盧學記》,頁124-125。
務學不如務求師,而竟二大師求黃侃也。
——黃焯:〈季剛先生生平及其著述〉,《量守盧學記》,頁24。
君是時病瘵已深,一日淒然謂從父曰:“余家四世傳經,不意及身而斬。”從父傷其無子,強慰之曰:“君今授業於此,勿慮無傳人。”君曰:“諸生何足以當此!”曰:“然則誰足繼君之志?”曰:“安得如吾子而受之。”從父蹶然而起曰:“願受教。”翌日往,執贄稱弟子,扶服四拜,劉君立而受之。
——黃焯〈記先從父季剛先生師事餘杭儀征兩先生事〉,《量守盧學記》,頁124-125。
務學不如務求師,而竟二大師求黃侃也。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鍛煉恆心
注意寫作訓練是有恆齋的另一特點(當然全是用文言文)。每天一定要寫日記,記下自己的日常生活,讀書心得。這既練習了文筆,又鍛煉了恆心,當然是十分有益的。
——程千帆〈有恆齋求學記〉,收錄於《程千帆沈祖棻學記》,頁14。
寫日記其實就像寫自己的歷史。我沒有寫日記的習慣。書荒齋本來也是爲了記錄讀書心得,著日知。發現所記心得甚少,慚愧非常。如果我有寫日記,則必更無地自容。無怪乎說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謹再以“有寸金則買書,有寸光陰則讀書”自勉。
——程千帆〈有恆齋求學記〉,收錄於《程千帆沈祖棻學記》,頁14。
寫日記其實就像寫自己的歷史。我沒有寫日記的習慣。書荒齋本來也是爲了記錄讀書心得,著日知。發現所記心得甚少,慚愧非常。如果我有寫日記,則必更無地自容。無怪乎說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謹再以“有寸金則買書,有寸光陰則讀書”自勉。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疑的學問
如何深思呢?這該我們自己發問,所以叫“學問”。讀書就是學,到了發問,是第二階段。無師可問,則且各自問自己。故說做學問要“會疑”。“會”者“能”義,我們要能疑、懂得疑。現在只說“懷疑”,要你不信,常懷著疑,如此又哪肯拼命讀書呀!讀了書要會疑,不是要不信,光懷疑了,又何必去讀?“會疑”是要懂得疑。疑了自會發問。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頁67。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頁67。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學術研究的新時代
疑古思潮盡管在二三十年代就不再成爲很強大的思潮,但疑古派的許多考據原則和認定古籍的原則實際上仍在使用。總的來說,近二三十年的考古發現,逐漸對疑古思潮提出了很多挑戰。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由於出土材料的發現,使許多過去被認定是僞書的書籍不再是假的。……而且,還有人說,可能《僞古文尚書》也不一定全僞,這是很麻煩的事情,因爲關於這本書的考訂,從清代奠定了中國人認識古籍的一些標準,一些研究的範式和考訂的原則。如果這些書並不僞,那麽,清代考據學的成就就要重新估計;清代考據學的原則要是被懷疑,現代很多歷史文獻研究的方法就也要被重新檢驗了。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頁130。
李零曾說現在的出土文獻幾乎把我們帶到“龍頭”了。現在是學術研究的新時代,而我對這個新時代是感到畏懼的。我現在這個階段本來應該是要吸收20世紀各位大師的研究成果,然而新出土文獻不斷挑戰他們的研究成果(如錢穆曾用三篇文章論證先莊後老,結果就被郭店老子推翻了,我一直爲此感嘆),這樣讓我開始懷疑,我干嘛還要讀他們——主要涉及先秦學術思想——的論文。可是,要說直接親自去碰這些新出土文獻卻又不夠資格,而新出土文獻的研究又不如古代。如帛書老子註釋本的數量遠不如通行本註釋的數量。而且,又會不會有更早的出土文獻證明現在所看到的出土文獻也是僞的?怎麽辦?是否一定要由始至終?還是說可以由終至始?或者還是可以不必理會那“僞書”的時代,直接爲不古不今之學?歸根到底,是我的惰性讓我祗想吃現成飯,而缺乏五四那勇破勇立的精神。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頁130。
李零曾說現在的出土文獻幾乎把我們帶到“龍頭”了。現在是學術研究的新時代,而我對這個新時代是感到畏懼的。我現在這個階段本來應該是要吸收20世紀各位大師的研究成果,然而新出土文獻不斷挑戰他們的研究成果(如錢穆曾用三篇文章論證先莊後老,結果就被郭店老子推翻了,我一直爲此感嘆),這樣讓我開始懷疑,我干嘛還要讀他們——主要涉及先秦學術思想——的論文。可是,要說直接親自去碰這些新出土文獻卻又不夠資格,而新出土文獻的研究又不如古代。如帛書老子註釋本的數量遠不如通行本註釋的數量。而且,又會不會有更早的出土文獻證明現在所看到的出土文獻也是僞的?怎麽辦?是否一定要由始至終?還是說可以由終至始?或者還是可以不必理會那“僞書”的時代,直接爲不古不今之學?歸根到底,是我的惰性讓我祗想吃現成飯,而缺乏五四那勇破勇立的精神。
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僞書不是廢物
如只爲研究哲學起見,則吾人只注重某書中所說之話之本身之是否不錯。至於此話果係何人所說,果係何時代所有,則絲毫不關重要。某書雖僞,並不以其爲僞而失其價值,如其本有價值。某書雖真,並不以其爲真而有價值,如其本無價值。即就哲學史說,僞書雖不能代表其所假冒之時代之思想,而乃是其產生之時代之思想,正其產生之時代之哲學史之史料也。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頁16。
不以人廢言,讀書亦如此。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頁16。
不以人廢言,讀書亦如此。
哲學之進步
論者不察,見孔子講堯、舜;董仲舒、朱熹、王陽明,講孔子;戴東原、康有爲仍講孔子,遂覺古人有一切,而今人一切無有。但實際上,董仲舒只是董仲舒,王陽明只是王陽明。若知董仲舒之 《春秋繁露》只是董仲舒之哲學;若知王陽明之《大學問》只是王陽明之哲學,則中國哲學之進步,便顯然矣。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頁15。
此與余英時先生說的“用康德、海德格解釋宋明理學的人其實都是在宣揚自己的哲學觀點”無異。豈止宋學是新儒學,漢學亦是也。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頁15。
此與余英時先生說的“用康德、海德格解釋宋明理學的人其實都是在宣揚自己的哲學觀點”無異。豈止宋學是新儒學,漢學亦是也。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功効不可急,工夫不可慢
問:“論語近讀得如何?昨日所讀底,今日再讀,見得如何?”榦曰:“尚看未熱。”曰:“這也使急不得,也不可慢。所謂急不得者,功効不可急;所謂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
——《朱子語類》,頁650。
——《朱子語類》,頁650。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這類老師
錢鍾書先生名氣大,我也跑去聼。他的課基本都用英文講,偶爾加一句中文,不過他有時似乎有點玄虛,不是很清楚明白地講出來,而是提示你,要靠你自己去體會,所以非得很聰明的人才能夠跟上他,笨的就對不上話了。當年清華四大導師裏我趕上了陳寅恪,他教隋唐史、魏晉南北朝史,不過那時候我還是工學院一年級的學生,沒有資格選這種專業課。陳先生的課正式上的人很少,大概七八個人,但是陳先生名氣大,大家都知道他是泰斗,所以經常有人趴到窗戶外面聼,我也夾在其中。上課了,陳先生夾一個包袱進來,然後打開書,可是他基本不看,因爲他對那些材料都歷歷如數家珍,張口就是因甚麽甚麽古書中的哪一段,原話是甚麽甚麽。如果按照解放後的標準來説,他的那種教課方式不夠格的,沒有任何教學大綱,完全是信口講,但在解放前允許這種講法。陳先生說話有口音,講得不是很精彩,不是靠口才取勝的那種老師,而且他講的那些東西太專門了,引的古書我們都沒看過,所以完全不懂。
——何兆武《上學記》,頁119-120。
譬諸日月在上,有人不見者,一人指之,不如衆人指之自見也。……人患居常講習空言無實者,蓋不自得也。爲學,治經最好。苟不自得,則盡治五經,亦是空言。
——程頤《二程集》上,頁2。
學重自得。思而後能得。有大師指之,還不如學者自思自學自得。孔子指之,顏回不違如愚,苟無繼而自思自得,能返而亦足以發乎?竊以爲錢、陳這類老師是很可怕的。不過有朝一日跟上了,不亦樂乎?
——何兆武《上學記》,頁119-120。
譬諸日月在上,有人不見者,一人指之,不如衆人指之自見也。……人患居常講習空言無實者,蓋不自得也。爲學,治經最好。苟不自得,則盡治五經,亦是空言。
——程頤《二程集》上,頁2。
學重自得。思而後能得。有大師指之,還不如學者自思自學自得。孔子指之,顏回不違如愚,苟無繼而自思自得,能返而亦足以發乎?竊以爲錢、陳這類老師是很可怕的。不過有朝一日跟上了,不亦樂乎?
訂閱:
文章 (Atom)